3.4預熱方式/溫度:跟蹤電加熱/150-200℃(GTAW)、200-250℃(SMAW)!
3.5保護氣體:氬氣,純度≥99.99%,氬氣流量:焊槍8-12L/min,背面第一遍10-25L/min,第二遍3-8L/min。
3.6 層間溫度:<250℃(采用遠紅外線測儀控溫)。
3.7 后熱處理:焊后升溫至300-350℃,保溫2h!
3.8 熱處理:溫度750℃-770℃,保溫時間5min/mm,且不少于4h;焊后熱處理升降溫度小于150℃/h!
按上述工藝焊接了水平固定、垂直固定各一件的Φ273×30試件,經檢查和檢驗,均符合規范要求。
4. 焊接施工工藝
在工藝評定合格的基礎上,依據工藝評定報告,及時編制了有關的焊接作業指導書。P91鋼焊接作業指導書的內容如下:
4.1 焊前準備
4.11焊材的選擇 焊絲ER90S-B9 焊條E9015-B9
4.12坡口加工 坡口采用機械加工,坡口應平滑均勻,尺寸符合要求,對口前需認真檢查,發現不合格者必須用磨光機等工具修磨至合格。清理坡口內外壁兩側15~20mm范圍內的鐵銹、油污等污物,直至露出金屬光澤。
4.13對口 應采用專用的對口卡具,不得強行組對,對口時應做到內壁齊平,如有錯口,其錯口量不超過壁厚的10%,且不大于1mm;對口前應仔細檢查坡口處母材是否有缺陷,如有應另行處理;點焊用的焊接材料、焊接工藝和選定的焊工技術條件應與正式焊接時相同;小徑薄壁管點焊時,間隙為2~3mm,可在坡口內直接點固2~3點,大口徑管點焊時,間隙為3~5 mm,點焊可采用“定位塊”固定。
4.2 焊前預熱
采用電腦溫控設備,對焊口進行跟蹤預熱,熱電偶對稱布置,熱電偶與管件應接觸良好,氬弧焊預熱溫度為150~200℃,焊條電弧焊預熱為200~250℃,預熱寬度從坡口中心每側不少于3倍的管壁厚計算。
4.3 打底層焊接
采用WS-400焊機,直流正接。當預熱溫度達到規定溫度并均勻后,大徑管由兩人對稱焊接,第一層和第二層焊縫均采用氬弧焊。打底層焊時,采用內送絲法,要注意根部熔合良好,厚度控制在2.8~3.2mm范圍內。為防止根部焊縫金屬氧化,應在管子內充氬保護。充氬保護可參照下列要求進行:
a、充氬保護范圍以坡口中心為準,每側各200~300 mm處,以可溶紙或其它可溶材料,用耐高溫膠帶粘牢,做成密封氣室。
b、采用“充氣針”從坡口間隙或“探傷孔”中插入進行充氬,開始時氬氣流量背面為10~25L/min,第二遍背面為4~8 L/min,焊槍為8~12 L/min。
c、用點燃的打火機或火柴放至焊縫間隙附近,當火焰熄滅時,說明內部空氣已排空,可進行氬弧焊打底焊接。
4.4 焊條電弧焊填充、蓋面層焊接
氬弧焊完成后,將預熱溫度升至200~250℃,開始電弧焊;采用直流反接法、兩人對稱焊接。由于P91鋼焊接時,熔池鐵水粘度大,流動性差,焊接規范又小,因而容易出現夾渣,層間未熔合等缺陷,因此為避免大的缺陷產生及保證焊接接頭的綜合機械性能,必須采用多層多道、小規范進行焊接,焊層厚度盡量薄,每層焊道厚度不超過4mm;擺動焊接時,焊條擺幅不超過焊條直徑的4倍,每層焊道必須清理干凈,尤其注意清理接頭及焊道兩側,焊縫外表焊接完畢,要求焊工立即進行清理自檢,發現外表成形不好的馬上補焊,嚴禁在焊縫冷卻后再直接補焊!
|